城市园林水景:城市水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保护、开发、利用城市水系,调节和治理洪水与淤积泥沙、开辟人工河湖、兴城市水利而防治水患,把城市水体组完整的水系。城市水体具有排洪蓄水、组织航运以便进行水上交通和游览。调节城市的气候等功能。河湖近远期规划水位,包括水位、常水位和水位,这也是确定园林水体驳岸类型、岸顶高程和湖低高程的依据。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务,如排洪、蓄水、交通运输、调节湿度、观光游览等。水工构筑物的位置、规划与要求应在水系规划中体现出来。园林水景工程除了满足这些要求外,应尽可能作到水工的园林化,使水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相协调,以统一水工与水景的矛盾。景观维护要实行科学化、规范化的科学养护管理。南京绿化工程花盆
绿色产业发展迅猛。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7269亿元,比上年增加376亿元。人造板产量跃居世界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2573万公顷,比“九五”期末增长29%;林产品年总产量达9400万吨,比“九五”期末增长36.5%。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超过64万公顷,年产值超过431亿元。竹林面积超过480万公顷,比“九五”期末增长15%。“十五”时期,全国共生产各类林木种子1.26亿公斤,合格苗木1549亿株;林木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分别由“九五”期末的30%和20%提高到37%和43%;社会育苗比重由“九五”期末的65%提高到80%。南京绿化工程花盆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,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,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。
绿化养护:道路;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行道树、分车带、花带、花坛、中心绿岛和沿街绿地的绿化养护。树木生长旺盛、健壮,根据植物生长习性,合理修剪整形,保持树形整齐美观,骨架均匀,树干基本挺直。树穴、花池、绿化带以及沿街绿地平面低于沿围平面距离5—10厘米,无杂草、无污物杂物,无积水,清洁卫生。行道树缺株在1%以下,无死树、枯枝。树木基本无病虫危害症状,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5%以下,无药害。无人为损害,无乱贴乱画乱钉乱挂乱堆乱放的现象。种植5年内新补植行道树同原有的树种,规格保持一致,有保护措施。新植、补植行道树成活率达98%以上 , 保存率达95%以上。绿篱生长旺盛,修剪整齐、合理,无死株、断档,无病虫害症状。草坪生长旺盛、保持青绿、平整、无杂草。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,无裸露地面,无成片枯黄。枯黄率控制在1%以内。花坛、花带、花台植物生长健壮,花大艳丽,整齐有序,定植花木花期一致,开花整齐、均匀,换花花坛及时换花,整体观赏效果好。
绿化养护的管理方法: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、井水、河水、湖水、池塘水、经化验可用的废水。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、畦灌、喷灌、滴灌等。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: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,不要开的太深,以免伤根;水量充足;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,切断土壤的毛细管,防止水分蒸发。排水:土壤含水过多,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。不同树种、不同年龄、不同长势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,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。常用的排涝方法有:地表径流:地表坡度控制在0.1~0.3%,不留坑洼死角;明沟排水: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;暗沟排水: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,但造价较高。绿化是园林的基础,是局部。
绿化养护的管理方法: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,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、小苗、灌木、阔叶树要优先灌水,长期定植的树木、大树、针叶树可后灌。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,需水量很大,但阳光直射、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,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。灌溉时要作到适量,采取少灌、勤灌、慢灌的原则,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,因树、因地、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,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。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,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~5年,灌木少5年,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,以及干旱年份,则应延长灌水年限。每次每株的灌水量——乔木不得少于90公斤,灌木不得少于60公斤。城市绿地: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。南京绿化工程花盆
绿化的作用:植物,尤其是阔叶树,在生长过程中,每昼夜可蒸发大量水分。南京绿化工程花盆
绿化养护:公园要求;二级:修剪:乔木一次以上,灌木二次以上,绿篱二次以上,草坪四次以上。浇水:乔木二次以上,灌木二次以上,草坪四次以上,适时排水防涝。施肥:观花乔木两年一次,其它树木三年一次,灌木、草花各一次,草坪一次。绿地中耕、除草三次以上。病虫害防治:药物防治四次以上,人工防治一次以上。及时清理死树,枯枝清理二次以上。古树名木:同一级。定时更换花草。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及时修复,根据植物生态习性,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。售票公园每天开园前清扫干净,开放性公园避开人多时清扫,全日保洁。厕所冲洗二次以上,及时打药。园林建筑同一级。水面漂浮物、水中杂物及时清理。园林设施每年检修一次以上。南京绿化工程花盆